那么什么是知识混蛋呢?所谓知识混合,就是通过各种搜索引擎获取一些知识,某部电影的知识只限于豆瓣影评,而书籍的知识充其量是通过各种短视频软件的推荐来学习。都是主张“好读书不求问”的人,被陶渊明看起来还挺洒脱的。而别人的好读书可以打开一本完整的书而不提问,这些知识杂种狗不提问只是通过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提问。
对于这种知识分子的得过且过,你经常可以看到他在侃侃的人群中侃侃而谈,向身边的异性炫耀自己的学识,但当你问他某部电影或某本书的问题时,他却蔫了,不是因为他是个学者,而是因为他根本不懂。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永远都是嘴硬的。他们在人群中可能很卑微,但你问他什么,他就能告诉你很多。这才是真正的骄傲不同流合污,但绝不会拒绝分享的学者。
一个同事有个朋友,看起来是个很开朗的人。他经常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总是引用很多名言。一开始他觉得这个人真的很有见识。直到有一次,有人指出他的错误,说不是鲁迅说的,两个人就开始吵架。结果最后那个人说这是别人在网上说的,树根就没查,记下来当经典了。从那以后,我同事的朋友再也没有在饭桌上吐过口水。
这种知识糊涂虫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来不看书,甚至不去电影院看完整部电影。他对这些东西的了解都来自于网络上的一些评论和简介。他也喜欢炫耀。他迫不及待地告诉人们他只懂皮毛,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有多博学。真正的知识分子从不炫耀,因为怕自己理解太浅,别人嘲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中最安静的往往是最强大的。
知识分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养生,迷信权威。喜欢养生,不代表他是学医的,也不代表他家是中医世家。而是在网上看到养生大V发布的各种东西,然后以此为标准。他还不得不把它们传递给别人,因为他知道那些所谓的保持健康的策略大多毫无价值。还不如解释一下对权威的迷信。他们总是把某某专家的说法当成自己每天的口头禅。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专家的说法都是对的吗?
更有甚者,这些知识泥巴从来不懂历史。他们反而把宫斗剧里的情节当成历史,然后找其他什么都不懂的朋友侃侃来解释历史。仅此而已。如果有人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很可能会遭到冷嘲热讽,甚至记仇。
知识分子总是把东西放在里面,从来不显山。但是,只有游戏,网剧等。在知识界稀里糊涂,却喜欢把自己知识渊博的帽子戴在头上,用所谓碎片化的知识为自己搭建空架子。奉劝年轻人,不要做知识傻子,因为你伪装的再好,总会有出丑的时候。这就像郭德纲告诉他的儿子郭麒麟,谁30岁了还不吃饺子?关键是能不能天天吃饺子。你肚子里什么都没有,迟早会暴露的。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