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浪涌?
答:浪涌是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瞬时过电压。
2.什么是电涌保护器?答:浪涌保护器是在电气线路或通信线路因外界干扰突然产生峰值电流或过电压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电路中其他设备造成损害的电子装置。
3.开关型浪涌保护器和限压型浪涌保护器有什么区别?答:开关浪涌保护器是间隙放电器件,具有较大的雷电能量放电能力,在线路中主要作用是放电雷电能量;限压浪涌保护器是氧化锌压阻器件,雷电能量释放能力小,但过电压抑制能力好,主要用于线路中限制过电压。正因为如此,在https://www.diangon.com/m402481.html,一般在建筑物入口处使用Asafe系列等开关浪涌保护来释放雷电能量,然后在后级电路中使用AM系列等限压浪涌保护器来限制前级雷电能量释放后在后级电路中产生的高过电压。两种电涌保护器需要配合使用,以确保配电线路中设备的安全。
4.如何选择与浪涌保护器配套的微型断路器?答:由于Asafe开关模块的损坏方式是开路,所以不需要安装微型断路器。一级模块如AMI-40需要选择63A D的微型断路器,开断电流能力10KA第二阶段模块,如AM2-20,需要选择C、D微型断路器,开断电流能力6.5KA,32年。由于它们的工作曲线数值不同,推荐使用D型。第三级模块,如AM3-10,需要选择16A开断电流能力为4.5KA的C型和D型微型断路器,由于工作曲线的in值不同,推荐D型。
5.所有电涌保护器都配有保险丝装置吗?答:不会。因为开关模块的损坏模式是开路,所以不需要安装微型断路器等熔断装置。
浪涌保护器的接入方式在TN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浪涌保护器只需要以共模方式接入,即在相线中性线和保护地线之间。但是,在TN-S系统的初始位置,中性线和保护地线之间不需要连接电涌保护器。仅对于甲类第三、四级防雷等级和乙类第三级防雷等级中特别重要设备的电源端口,需要采用差模接入,即在相线和中性线之间加接浪涌保护器。在TT系统中,当第一级电涌保护器位于漏电保护器之后时,可以进行上述共模连接。当第一级电涌保护器位于漏电保护器前,且高压系统为中点接地系统时,电涌保护器应采用“3+1”方式连接,即三相对的中性线接一个电涌保护器,中性线对接一个电涌保护器。在IT系统中,电涌保护器仅在共模下连接。
电涌保护器,又称避雷器,是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和通信线路提供安全保护的电子装置。
标准电涌保护器将电流从电源插座传送到插入电源板的多个电气和电子设备。如果出现电涌或尖峰,电压超过可接受的水平,电涌保护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分流,从而避免电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根据选择的电涌保护器和预期的环境影响,保护系统的电源和设备所需的保护措施分为三个等级。
B级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in,浪涌电压1.2/50 μs,浪涌电压和最大浪涌电流Iimp的测试,Iimp的波形为10/350 μsUp,最大4kv(IEC61643-1;IEC 60664-1).
c类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in,浪涌电压1.2/50 μs,浪涌电压和最大浪涌电流Iimp的测试,Iimp的波形为8/25ms。
D级电涌保护器:进行混合波组合试验(开路电压1.2/50 μs冲击电压,邓回路电流8/25 μs)。
电涌保护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所以在选择电涌保护器时有几点可以参考:
箝位电压-这表示将使MOV接地的电压值。箝位电压越低,保护性能越好。这种UL标称值有三种保护等级——330伏、400伏和500伏。通常,超过400伏的箝位电压太高。
能量吸收/耗散能力——这个标称值表示浪涌保护器在燃烧前能吸收多少能量,单位是焦耳。该值越高,保护性能越好。你买的保护器的标称值至少应该在200到400焦耳之间。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护性能,我们应该寻找这个标称值在600焦耳以上的产品。
响应时间-电涌保护器不会立即断开;它们对电涌的反应会稍有延迟。响应时间越长,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遭受浪涌的时间就越长。请购买响应时间小于一纳秒的电涌保护器。
另外,还应该买一个带指示灯的保护器,判断保护元件是否工作。经过几次电涌后,所有的mov都会烧坏,但保护器仍会作为电源板工作。没有电源指示灯,就无法知道保护器是否还在正常工作。
共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