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污水处理方法 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废水的生化培养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理论基础涉及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流体力学等多门学科。虽然最早的活性污泥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学术界对许多理论仍无定论。因此,在本项目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废水的具体情况,在生化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废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提高理论深度,丰富实践经验,完成技术储备。

污水生化处理的调试是一项以微生物培养为主要过程的工作。根据微生物的好氧条件,可分为好氧处理、兼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形式,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根据废水和微生物的形态,可分为完全混合型、序批式等。根据其反应器形式,它包括更多的类型。根据理论和该制药公司现有的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整理了废水生化处理中的影响因素、监测手段和控制参数。

水处理包装和过滤介质(第二版)66.10采购

1.氯离子

①通过检测氯离子,考察废水中盐酸的浓度;

②氯离子含量过高直接影响COD的测定。

2.悬浮物

SS测试方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污水水质分析测试方法》。水中所有残留物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SS)。水样过滤后,滤液蒸发得到的固体为溶解固体(DS),滤渣经脱水干燥后为悬浮固体(FS)。当固体在600℃燃烧时,挥发性固体(VS)和灼烧残渣(FS)挥发。可溶性固体表示盐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性固体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中有机成分的量。

SS是评价混凝反应处理效果的最重要指标。混凝反应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3.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处理城市污水的普通活性污泥为黄褐色絮状物,粒径为0.02 ~ 0.2毫米,单位表面积为2 ~ 10平方米/升,相对密度为1.002 ~ 1.006,含水率为99%以上。活性污泥中栖息着生命力极强的生物类群。这些生物类群主要是细菌和原生动物,也有真菌和后生动物,主要是轮虫。活性污泥的固体含量只占不到1%,它由四部分组成:

1.活性生物群(MA);

2.微生物自氧化残留物(ME);

3.原污水携带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惰性物质(MI);

4.原污水携带并附着在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Mii)。

在微生物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降解去除,同时产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污泥的后续生长。控制污泥生长的关键是有机底物(F)与微生物生物量(M)的比值F/M,即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污泥的生长可分为适应期、对数增殖期、衰退增殖期和内源呼吸期。

(1)适应期也称为延迟期或调整期。这是活性污泥培养的初始阶段。微生物不增殖,但开始质变。例如,随着个体变大,酶系统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个阶段的后期,酶系统已经基本适应了新的环境,个体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

(2)对数生长期。有机基质很丰富,F/M值很高。微生物可以吸收有机基质,并以最快的速度增殖。活性污泥的生长与有机底物浓度无关,只与生物量有关。在对数生长期,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能力强,不易凝聚,沉降性能差。虽然有机物的去除率很高,但污水中仍有很多有机物残留。

(3)衰减增殖期。有机底物不是很丰富,F/M值低,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活性污泥的生长与残余有机底物的浓度有关,呈一级反应,氧的利用率明显降低。由于能量水平低,活性污泥絮体形成良好,沉降性能提高,污水质量提高。

(4)内源性呼吸期。也称为衰落期。营养物质基本耗尽,F/M值下降到很低的水平。由于微生物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开始利用自身储存的物质或腐烂的细菌进行内源性代谢进行生理活动。在此期间,大部分细菌被代谢并逐渐衰退,只有少数威慑细胞继续分裂,或细菌数量大大减少,增殖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在活性污泥的曝气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去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污水主要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来净化。在吸附阶段,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转移到活性污泥中,这是由于活性污泥表面积巨大,是多糖这种粘性物质造成的。吸附时间一般为30min,BOD5去除率可达70%。第二阶段,也叫氧化阶段,是转移到活性污泥表面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首先被氧化成中间产物,然后部分中间产物合成细胞质,部分被氧化成无机最终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的消耗量就是化学需氧量。第三阶段是泥水分离阶段,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分离。

活性污泥性能指数-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表示生长反应器中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即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所含活性污泥固体的总质量,单位为mg/L,包括废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具体如下:

MLSS =马+我+米+米

注:原污水携带并附着在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Mii)

mlvss混合溶液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代表混合液体活性污泥中有机固体物质的浓度,即:

MLVSS=马+我+米

与MLSS相比,MLVSS相对准确地代表了活性污泥活性部分的质量,因此MLVSS是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指标之一。虽然MLSS和MLVSS都标明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相对值,但对于某一处理系统,MLSS和MLVSS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关系相对稳定,两个指标都容易测量,所以是现在常用的污泥分析指标。

污泥沉降率(SV%)

又称30分钟沉降比,即混合物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后形成的污泥体积占原混合物体积的百分比。SV%可以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以及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可以用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

污泥沉降(或体积)指数(SVI)

表示曝气池出口的混合物沉降30分钟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克(ml/g)..SVI的公式是:

混合溶液1L静置30分钟后形成的污泥体积(m L)SVI = 1l混合溶液中悬浮固体的干质量(g) MLSS(错)

SVI值可以反映活性污泥的混凝沉淀性能,一般在70 ~ 100之间为宜。一般当svi : 00时,沉降性能差,污泥容易膨胀。但是根据废水的性质,这个指标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废水中溶解有机物含量高,正常SVI可能更高;相反,当废水中无机悬浮物较多时,正常SVI较低。

生化处理系统的基本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水在建筑物内的平均停留时间。HRT=V/v

固体停留时间(SRT):活性污泥的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或MCRT)。

污泥负荷(Ns):指单位时间内生化系统中单位重量污泥所承担的有机物量,单位为kgBOD5/(kgMLSS.d)

容积(Nv):指单位时间内生化系统中单位有效曝气量所承担的有机物量,单位为kgBOD5/(m3.d)

有机负荷率(F/M):(包括以上两种情况)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每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所承担的有机物量,或生化池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影响是指污水处理设施的流入量短时间内超过设计值或正常值。可以是水力冲击负荷,也可以是有机冲击负荷。如果影响过大,超过生物处理系统的承受能力,处理效果会受到影响,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崩溃。

4.水温

无论是好氧反应还是厌氧反应都要求水温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范围,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说,好氧过程的温度应在10 ~ 30oC之间;厌氧过程需要33 ~ 37℃的温度。

5.溶解氧

赞(0)
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黄页信息 » 污水处理方法 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