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六下祁山”的故事。北伐中原是诸葛武侯一生的梦想,而蜀汉前进的根据地汉中也因此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由于汉中与关中隔着秦岭,气候环境属于广义上的南方地区,长期处于巴蜀的政治单元划分中,一直是蜀国的标准之地。汉中为什么会成为今天陕西省的一部分?
01 蜀地汉中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和米仓山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由于巍峨的秦岭阻隔了汉中盆地与关中之间的交通,两地一直不得不依靠陈仓路、谢蓓路、伍兹路等少数山谷通道进行交流。在筑路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两地长期处于相互闭塞的状态。
再往南转,虽然南面有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之间的山脉,但大巴山和米仓山海拔相对较低,相对较难通过。因此,自先秦以来,汉中盆地先后被巴国和蜀国占领。秦国灭亡巴蜀后,汉中仍与四川盆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到了汉朝,继续归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益州刺史管辖。
图/秦岭图/秦岭
自东汉末年公孙述在巴蜀称帝以来,汉中成为巴蜀地方割据政权与中原政权对立的前沿。汉末的蜀汉政权,东晋的成汉政权,再到五代十国时期前后的蜀国政权,这些强大的巴蜀政权往往控制着汉中盆地,进可染指关中、陇右,退可隔西南一隅,这让北方的中原政权十分头疼。
这种以山川划分行政区域的格局,长期主导着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被秦岭分割的关中和巴蜀,往往成为兵荒马乱的战场前沿。
这种巴蜀汉中二元一体的模式也一直持续到了宋朝。北宋初年,汉中划归利州路,与当时的益州路、子洲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为“四川路”,这就是我们后世所熟悉的四川名称的由来。
03 犬牙交错
改变汉中归属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南宋末年的蒙宋战争中。
蒙古征服宋朝期间,南宋军民利用蜀道之危,层层阻击来犯之敌,并在巴蜀全境设置山地堡垒体系,抗击来势凶猛的蒙古铁骑。这种全民抗战的势头甚至在钓鱼城一战中击杀了蒙哥汗。惨痛的损失激怒了蒙古人,使得对方在巴蜀土地上进行了多次惨无人道的屠杀,南宋军民在宋廷灭亡后不得不归顺蒙古。
经过这样惨烈的战争,以北方为核心的蒙古人开始重新审视巴蜀和关中的行政区划。巴蜀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四面环山。掌握了秦岭的自然灾害后,可谓固若金汤。如果再加上成都平原肥沃的农业资源,固若金汤的外部防御,可以说是叛军滋生的绝佳温床。
于是,为了打破山川赋予巴蜀的天然屏障,防止四川再次出现反对派势力,采取了“犬牙交错”的划分方式,将汉中、安康等陕南地区划分为陕西省,使曾经的自然危害化为无形,关中控制了川北的命脉。一旦出现叛乱迹象,中央政府可以迅速派出快速反应部队实施轰炸。
从此陕南的汉中、安康等地正式纳入陕西省管辖,成为延续了700多年的秦国的一部分。然而,直到今天,陕南仍然保持着与关中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语言。
图/汉中依旧属于西南官话区图/汉中仍属于西南官话区。
参考资料:
1.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