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武汉市多大 武汉江夏区的面积

根据国家去年公布的名单,内特只有14个大城市,也就是说很多省会城市还是I型大城市的规模。

为什么建设一个I型城市这么难?因为衡量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城市人口。很多人对城市人口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城市人口的意义,在城市比较中引用错误的数据,就会闹出笑话。

以武汉为例。首先有一个总人口的概念,就是整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县、市和下属镇的总人口。根据一般数据,武汉总人口为1245万。

另一个概念是城市人口,是市辖区所有人口的总和,不包括县市。武汉已经区域化了,所以城市人口等于城市总人口。

最后是城市人口,武汉市区995万,国家公布的武汉第七等级。可以明显看出,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是有区别的。因为城市人口统计的是市辖区街道和社区的总人口,所以这种建制可以视为一个城区。

在武汉有很多较远的城市,下属都有乡镇,这部分人口会被排除在城市人口之外。

搞清楚了人口总量、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你应该就能体会到地级市要建成I型大都市的规模有多难了。

因为在整个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达到I型大都市的规模。

但是,城市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在没有城市,不代表未来也不会有城市。毕竟城镇化还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湖北省是中部强省,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十,中部第二,人均实力居中部第一。

第一,湖北GDP高。2021年突破5万亿,重回全国第7;

其次,湖北城市化率高。“十三五”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位居中部第一。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两大因素:经济和人口,这两个因素湖北都占了。湖北常住人口接近6000万。按照62%的城市化率,这意味着城市总人口约为3700万。

湖北只有13个市州。按理说每个城市的规模应该普遍大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湖北大城市数量少,原因在武汉。

前面说了,武汉总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的20%左右,GDP更高,接近30%。在一个省,如果省会太强,对地级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湖北早在20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率先提出了“省级副中心城市”的概念,即襄阳和宜昌。

现在这个经验已经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

襄阳和宜昌经过20多年的扶持,GDP在全省地级市中脱颖而出,双双突破5000亿大关,尤其是襄阳,GDP进入全国城市前50名。

襄阳、宜昌有经济地位,但城市规模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并不太突出。

湖北“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支持襄阳、宜昌建设成为I类大城市。这两个地级市能实现目标吗?

再来看看襄阳,一座历史悠久的湖北城市,位于南北分界线上。洛阳是我国的古都之一,襄阳是整个南方地区进出洛阳的枢纽,历史上曾经非常繁荣。

时至今日,襄阳仍是仅次于武汉的“湖北第二城”。但襄阳的城区规模与武汉相比,差距较大。襄阳现有城市人口不到150万,离一个I型大都市的门槛还差一倍。

I型大城市考虑的是人口,那我们就从人口数据来分析吧。襄阳被建的希望有多大?

襄阳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526万人,比十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减少24万人。总人口在减少,这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件事要分开看。襄阳总人口在减少,但市辖区人口还在增加。襄阳12个县(含功能区)中,常住人口增加了4个,其中高新区增加了14.3万人,还是比较客观的。

我们来统计一下襄阳市区人口,包括功能区,襄城区475611人,樊城区632393人,襄州区766561人,高新区304552人,靳东新区127335人,周郁莨开发区13188人,总人口231万。

但这些市辖区下仍有大量的乡镇人口,其中150万左右可以计入城镇人口。襄阳现有的城市人口即使全部转为城市人口,仍然达到300万的门槛,所以仍然需要吸引人口流入,所以流出的主要方向一定是襄阳下的县市。

而襄阳总人口是流失的,也就是说县市不是主要流入襄阳,而是省内武汉或者南方沿海省份。所以从人口因素来看,襄阳具备建设I型大都市的条件,但建设难度很大。

我们再来看看宜昌。从综合实力来看,宜昌弱于襄阳,特别是总人口只有402万,比襄阳少124万。好在这十年来,宜昌人口总量虽然也有所流失,但也只是减少了4万人,说明宜昌人口相对稳定。

宜昌人口为夷陵区(56.04万人)、西陵区(53.77万人)、伍家岗区(33.63万人)、点军区(10.16万人)、猇亭区(6.87万人)。市区总人口160.3万,比襄阳市少700人。

和襄阳一样,宜昌很多市辖区都有大量的乡镇和农村人口。事实上,城市人口刚刚超过一百万,是一个大城市。

与襄阳相比,将宜昌建成I型大都市几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总人口比较少。如果要建一个I型大城市,8个下属县市总人口也就100万左右。宜昌东部的当阳、枝江,靠近平原地区,都是人口众多的城市,完全空不太现实

二是城区规模较小,宜昌现有城区人口与门槛还有200万的差距。即使把城市人口全部转为城镇人口,还有140万的缺口,基本不可能实现。

赞(0)
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黄页信息 » 武汉市多大 武汉江夏区的面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