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仿宋三号词
行距:一般设置28点的“定值”。
字距:一般不要求(军用文件有每行多少字,每页多少行的要求)。
国内一般公文用16寸纸,推荐国际标准A4。邮寄公文的纸张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字体:一般使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级别相同(3号或4号加粗)。
头部字体:大黑体,黑色变体或标准型,宋体套印(一般为红色)。
字号: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字体:字号与签发文件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为宋体加粗,字号大于正文。
正文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配件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字体:比正文小的4号或4号仿宋体。
关键词字体:常用3号或4号加粗【公文写作】文档格式排版【公文写作】中的字体要求
抄送机关字体:与正文字体大小相同(一般为3号或4号仿宋体)或较小的字体。
发出指令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相同的字号(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较小的字号。
主衔(也称一等衔)为宋体二号(黑体)。
二级标题为加粗3号。
三级标题为宋仿三号黑体。
所有文字都是仿宋三号的。
以上规定是政府文件。除此之外,主标题之外的部分标题和正文都可以用小三字体,但最正规的还是小三字体。
1.3号黑体字用于安全分类。
2、紧急程度,“急”、“特急”用加粗3号表示。
3.文号为黑色,4号仿宋体。
4.发行人应使用3号斜体。
5.标题为黑色,2号宋体。
6、题号的大小“一、二、三……”用三个粗体;”(1), (2), (3) ……”模仿3号里的宋体词。
7.正文要用宋体3号字体(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8.批准(转发、印刷和分发)…通知,通知正文为3号楷体,批准(转发、印刷、分发)文件为3号仿宋体。
9.附件标题使用2号宋体,正文使用3号宋体。
10、用3号宋芳字发布通范围。
11.“关键词”三个字为3号黑体字;用3号宋体短语。
12.抄送机关的名称应当抄送字第4号。
13、发机关名称和发日期须用4号字体;发行份数应采用5号仿宋体。
公文各要素及标识简介。
一、眉毛的第一部分
主文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签发机关身份、文号、签发人等因素进行标识。
1.正式文件的数量。
公文编号是同一文稿打印多份时,每份公文的序号。标注时,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编辑中心左上角第一行。
2.保密级别和保密期限。
密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等级。新《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公文还应当标注份数序号。机密、保密和绝密公文应标明保密期限。识别密级时,用3号黑体,顶框标注在版次右上角第一行,两个字之间用空1字;如果需要同时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使用3号黑体,顶框标注在编辑中心右上角第一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隔开。
3.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分为“特急”和“急件”。其中,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急件”。标注时,使用3号黑体,顶格标注在编辑中心右上角第一行,两个字之间用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密级和密级,密级顶框应标识在编辑中心右上角第一行,紧急级顶框应标识在编辑中心右上角第二行。
4.颁发机构的标识。
签发机关的标识由签发机关名称和“文件”字样组成,如“XX省人民政府文件”。对于一些具体的公文,只能识别签发机关的名称(字母)。发机关的标识应当使用发机关的全称或者标准化简称。位置为编辑中心顶边到顶边25mm,上报的公文签发机关标识为编辑中心顶边到顶边80mm。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也规定,发文机关的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准宋体和红色标识。一般字体大小应小于22mmX 15mm。。联名书写时,主单位名称在前,发文单位名称右侧放置“文件”字样,自上而下居中排列。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要保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文档编号。
由发机关的字、年、序号组成,如“X法正[1999]82号”指发机关的字,“1999”指年份,“82号”指发机关的序号。整个意思就是XX省人民政府1999年发布的82号文件。标志位于发机关标志下方空2行,用3号字体排列在中央。年份和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使用年份的全称,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序号不是由空数字组成,即不是由001组成,不加“号”字。(日常文献中,这部分有很多错误没有认真研究过。)
6.发行人。
报送的公文应标明签发人名称,并列排列在文号右侧。文件名称为left 空1,签发人名称为right空l;发行人应当使用3号仿宋体,发行人应当用全角冒号加3号楷体标识发行人名称。如果有多个发行人,则主单位的发行人名称放在第一行,其他发行人从第二行起按发行机关的顺序排列在与主单位的发行人名称对齐的位置。同时,发行字号与最后一个发行人名称在一行,红反线下移,使红反线和发行字号继续为4mm。
二、主体部分
标识主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签发机关印章、备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XX省人民政府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对公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准确、简洁、概括。书写时应写在正中央,使用2号小标宋体。回去的时候要注意意思完整,排列对称,间距适当,这样才有美感,避免异义。除法律法规名称和图书名称外,公文标题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2.主要运送器官。
指公文的主受理机关,应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通称。纸上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必须同时提交几个主送机关,可以使用复印件;书面主要送达机构可以有两个以上。但如果主送机关过多,一般用规范名称称呼,如“地方行政公署、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部门:”等。logo位于标题下的第空1行,左侧顶框标有3号字,回去的时候还是顶框;最后一个主要递送机构的名称用全角冒号标记。主送机关名称过多,以致公文首页无法显示正文的,应在版次中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关键词下方,并抄送上方。识别方法与cc相同。
3.正式文件的文本。
标注主送机关名称的下一行,每个自然段留2个字符空,返回最上面一行。数字和年份不能返回。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方左空行,用3号宋芳字体标注,再用全角冒号和名称标注。如附件有序号,则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附件应与公文正文装订在一起,并在附件左上角的L行顶框中注明“附件”字样。如有序号,应标明序号。如果附件与文件正文不能装订在一起,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标注文件号,后面标注附件(或序号)。
5.写作日期。
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终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以电报发出的日期为准。书写日期要用汉字书写(“零”写成“O”)。写时标的时候,右边应该是空4个字符。
6.发机关盖章。
按照《XX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法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公文除电报签发的传递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个机关签发的公文印章位置一般应距正文2mm~4mm。,基于校正、对中和按下的时间。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法,即在书写时间上只压下弧;印章下弧有字时,采用中套法,即把印章的中心线压在书写的时间上。联名书写的印章:联名书写需要加盖两个印章时,书写时间要延长,每边7个字空;宿主器官的印章在前面;两枚印章都被压入了书写时间。两个密封件互不相交或相切,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毫米。联合行文需要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签发机关名称应置于签发时间与正文之间。主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3枚,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排,如一个或两个密封,排列在中间。最后一排印章下的右空2字表示书写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法》规定联合报送的公文应当由主机关盖章,而旧《法》只规定联合报送的非规范性文件应当由主机关盖章。
7.笔记。
指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公文中如有注释,请在下一行书写时间处用3号字、左字空和括号标注。联系人的姓名和号码应当用“请示”语言在附注中注明。
第三,版本记录部分
识别主要关键词、抄送机关、打印机关、打印时间等。
1.关键词。
它是文献索引、存储、检索等的工具。它位于笔记的下方,抄送公室的上方。是实现公自动化,提高公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的排列顺序是:反映公文内容的关键词排在最前面,反映公文形式的关键词排在最后。在单主题文档中,反映文档中心内容的关键词排在最前面,反映文档描述内容的关键词排在最后;在具有多个关键词的文档中,反映文档内容的关键词按照它们出现的顺序排列。关键词用3号黑体字标注,在左上角的情况下,后面加全角冒号,字用3号小宋体,字与字之间加空1。
2.抄送给当局。
指除主送机关外,其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机关。如果有文档的副本,则在主题词的下一行,单词left 空1标有单词No.3宋芳,后跟全角冒号。抄送机关用逗号分隔,返回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加一个句号。
3.发机关和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下(关键词下无抄送机关),占据1行位置,使用3号仿宋体。权威发布“左空”字样,发布时间为“右空”。签发时间以公文印刷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四。其他人
1.格式中的几行。
(1)眉头与主体之间,一般用红色的间隔线。使用这条线的区别是,中央、省、地、县委等党的领导机关的文件,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星,而国务院、省、市、县政府等行政机关的文件,一般采用中间没有红星的连续横线。此线一般在文号下方4mm处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反线。
(2)在版本中的每个元素下增加一条与版本中心等宽的黑色反线。
2.使用纸张。
一般公文用GBA 4型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成品尺寸210mm ×297mm,基重60g/m2 ~80g/m2。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大于等于15次,不透明度大于等于85%,PH值为7.5~9.5。
3.当文档排版后留下的空空格容纳不下印章位置时,应通过调整行距和字距来解决,使印章与正文同侧,不允许使用标注“本页无正文”的方法。
4.排版规范和印刷装订要求。
(1)排版规范。文中三号字仿宋体。一般每边22行,每行28个字。
(2)印刷要求。双面打印,页码配准,双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BI的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标记的80% .m80%。印刷扎实均匀,字不花、不白、不碎。
(3)装订要求。文件应在左侧装订,且页面不应脱落。本文件封面和书芯不脱落,背面平整不空。两个页码之间的误差小于4mm。骑马订或平订时,两个钉锯的眼距为书芯上下1/4,允许误差为4mm。订书针锯与书脊的距离为3mm~5mm。
5.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