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植树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些年你完成任务了吗?怎么才能还“树”钱?记者采访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为什么植树是公民义务?
1981年夏天,长江和黄河上游都下了暴雨。灾难发生后,各级反思,一致认为森林植被的破坏是洪水发生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力物力太有限,无法让荒山快速变绿。
邓小平同志开辟了绿化荒山的新思路。他在与万里同志的谈话中提到:“是不是可以规定每人每年种几棵树,比如种三五棵树,既要种又要活?”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除老弱病残者外,凡11岁以上的公民,每年都要因地制宜地种植三至五棵树,或者用相应的劳动完成育苗、养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北京植树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为适应北京的地理气候特点,提高造林成活率,1985年3月18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议案,规定全市人民的“义务植树日”,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
2022年春季,全市设立春季责任植树接待点17个,植树面积1100亩,设立森林抚育活动接待点28个,抚育面积8300亩。
义务植树的效果如何?
几十年来,义务植树一直是工程造林的有效补充。
自全民义务植树以来,北京已有1亿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2.1亿株。仅2021年,就有422万人以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植树100万株,养护树木1080万株。
种绿在大地,播绿在心中,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全市蔚然成风。
义务植树一定要挖坑种树吗?
很多人认为种树就是挖坑种树。但是现在北京到处都是树,能大规模种树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现在,北京已经形成了植树造林、抚育保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建设、捐赠、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等8大类37种形式的义务植树。
“无论是洗白、挂鸟巢,还是抚育树木,每一种尽职调查形式都有一个换算标准,比较复杂。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责任基地工作半天就可以转化为种三棵树。”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