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果酸换肤,基本都是在较大医院的皮肤科进行。
果酸换肤其实属于一种“化学脱皮”。
化学剥离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果酸、水杨酸、三氯乙酸。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浓度,治疗范围略有不同。
果酸换肤因其安全性高、疗效好,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
今天结合《果酸化学剥脱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果酸换肤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果酸焕肤的原理是什么?
果酸的化学结构为α-羟基酸(AHA),是从水果和酸奶中提取的一系列羟基羧酸。因为主要来源于水果,所以又叫“果酸”。
1.果酸对表皮的影响:
释放堆积在皮脂腺开口处的角质细胞,纠正毛囊上皮的异常角化,使皮脂腺分泌物顺利排出体外,抑制痤疮形成。同时,果酸还能激活角质细胞的新陈代谢,更新或重建表皮,促进黑色素颗粒的消除,减少色素沉着。
2.果酸对真皮的影响:
果酸能启动损伤重建机制,激活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功能,增加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密度,使皮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果酸还能刺激内聚性氨基葡萄糖等细胞间基质的合成,促进更多的透明质酸从真皮层释放出来,增强皮肤的保水能力,使皮肤柔软润泽。
二、果酸焕肤的适应证及禁忌症
1.适应症:
痤疮,毛孔粗大,皮肤衰老,黄褐斑和其他色素性皮肤病,浅表疤痕,
其他皮肤病,如圆角病、鱼鳞病、淀粉样变性病等。
痤疮
痘印和毛孔粗大
黄褐斑
毛圆角花
痘印治疗前后
2.禁忌:
手术部位和伤口;手术部位患有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处于敏感状态;
局部地区有单纯疱疹、脓疱疮等传染病;
近3个月内接受过放疗、冷冻、磨皮者;
晒伤,光照保护不足,不配合治疗;
精神疾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
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对果酸过敏的人。
三、果酸治疗细则
果酸化学剥离常用浓度为20%、35%、50%、70%,一般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
面颈部初始浓度为20%,初始停留时间为1 ~ 3 min。
四肢和躯干的初始浓度为20%或35%,初始停留时间为3 ~ 5 min,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增加。继续使用同一浓度,直到皮肤可以安全耐受此浓度5 ~ 7 min,皮肤较厚的部位或皮肤坚实的部位可酌情延长至10 min,再考虑选择较高浓度的果酸。
(具体操作流程不介绍,正规医疗机构会规范治疗。)
四、 果酸焕肤后的处理及常见不良反应
术后护理:术后应立即冷敷,使用玻尿酸、胶原蛋白等面膜,涂抹舒缓保湿的医用护肤品和防晒霜,缓解红斑、肿胀、灼痛等不适。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区域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和烧灼感等不适。术后1 ~ 2 d,局部红肿疼痛会较轻;3 ~ 7天可能会结痂或脱屑,这样会自然脱落。术后冷敷可缓解症状,7天内避免接触过热环境。避免与其他去角质剂同时使用;在光照强烈的季节或地区,要严格防晒,规范使用防晒霜。
罕见的不良反应:
皮肤出现异常色素、灼伤、糜烂、暂时性痤疮加重、毛细血管扩张和痱子。
罕见的不良反应:
接触性荨麻疹、疤痕、接触性皮炎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