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杏花天小说 杏花天书籍

如今,一提到已婚女性的婚外情,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习语:有外遇。

文君也知道,古人喜欢用花来比喻美,从“桃李稠”到“牡丹芙蓉”,只要是有点颜值的花,都可以和女人扯上关系。

/一颗杏仁从墙里出来/

可是为什么牡丹可以很美,桃花可以适合宜家,荷花可以不用染色就从泥里冒出来,到了杏花就变成了放荡不羁的少女?

有人说,这锅还得宋代名师叶绍翁来背。毕竟一提到“一颗杏出墙”这个词,语文八级满分的老司机们都会自动联想到《不值得游园》中的“春色关不住园,一颗杏出墙”这句话

然后暗暗称赞叶老师是专业的专家。他一眼就看出了“红杏”不安分的心。很明显,主人关上门拒绝来访,而“红杏”正好出来露脸。这是在勾引谁?

/叶少翁/

其实老司机们都有点委屈叶老师了。“一枝杏出墙”的意象,本来是描写杏花长满墙的美好景象,叶老师只是第一个使用这个意象的人。

唐代诗人吴荣写了一首诗“路上看杏花”,诗中写道:

“一杏出墙,墙上俗人孤。看起来你还是很讨厌,但是处处留人更难!林空椴树莺先来,浅香蝶春不游。我记得皇帝故乡千树,烟笼神州暗。”

你觉得第一句和叶老师名句的相似度高达99%吗?

到了宋代,“一颗杏出墙来”已成为诗歌中的现象级意象,与叶同时代的诗人在他的《论酒楼》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不知春分早晚,墙上杏欲飞。”

在这些诗中,红杏只是春色的象征,并无贬义。

/红杏枝头春意盎然/

在《园子不值钱》里,“有外遇的外遇”甚至是褒义!代表着春天的活力,代表着难以掩饰的美好…

所以文君不明白,为什么一颗杏仁出了墙,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就变成了难以忍受的孤独和不服从,被后人诟病?

先说“墙”的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墙”就代表着界限,对于闺房养大的女性来说,象征着不可逾越的礼仪。

/闺房绣亭,娉婷深锁。/

只是石的《死》中写道,“墙里墙外有秋千。墙内俗人,墙内美人笑”,墙内外毕竟是两个世界。

墙内墙外这两个平行世界有没有一天会连在一起?

/汉寿偷香/

当然有!还记得“汉寿偷香”这个典故吗?这个习语与“有外遇”联系在一起,比喻男女暗中偷情,但前者多用于男性,后者用于女性。

据说韩寿是典型的靠脸吃饭的人生赢家,因为“容貌姣好,好容止”被权臣贾充招为幕僚,也是被他的小女儿所吸引。而韩寿为了和白并肩作战,也是相当的辛苦。

《晋书》载:“寿晋杰,超越他人,逾墙而至。家里不知道,但是感觉女儿的喜悦和平常日子不一样。”

韩寿虽然是个精致的美男子,但是必要的时候可以徒手翻墙和白干脏活!后来,因为白偷了他父亲收藏的奇香给韩寿,事情才败露。

男人浪漫时可以“翻墙”,女人自然可以“出墙”。就像战国时期宋玉在《登徒子》里说的漂亮邻居:

“业主之子,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粉太白,朱太红;眉如玉羽,肌如雪;腰如束,齿如贝;微笑,迷惑羊城,爱上蔡。可是这个女人上了三年的墙,到现在还没被允许。”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好色之徒,宋玉说邻居是个超级美女,一直想委身于对方,却一点都不为她的美貌所动!

于是她靠在墙上窥探宋玉,这一窥就是三年…

没想到古人和现代人一样疯狂!宋玉的“出墙”行为,说言情轻,能赶上“梗范”!

/米月传奇宋玉饰演郑业成/

所以“出墙”这个词一直有着礼仪之外的敏感含义。

即使叶老师写“一颗杏仁出墙”的时候没有任何意思,但是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吃瓜群众们还是自发地脑补起来了…

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别的花都不“出墙”,只有杏花整天爱“出墙”?

宋祁有句名言“红杏枝头春满”,把春天无限的红杏比作春天缠绵的少女,是很自然的。

此外,在民间传说中,杏花经常与浪漫的美女杨玉环联系在一起,杨玉环被视为杏花之神。

更重要的是,杏花还是男女私情的神助攻!在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崔之洞有杏花,哪能攀得过。期待着晚上,张逾越了爬树。到了西厢房,门就半开了。”

惊喜不惊喜?无助的张生学的前任韩寿翻墙抬崔莺莺的时候,靠的就是墙边的杏树!

这样看来,杏花有自己“未上锁”的浪漫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被朱比作李清照的宋代女词人魏夫人,有一首《菩萨蛮》这样的诗:

“西山正在夕阳中落下。阳台动起来像鸳鸯。对岸两三户人家,有红杏出墙。绿杨堤离开公路,早晚去小溪边。三、见刘绵飞,人未归。”

看到这个“影动如鸳鸯”“红杏出墙”“离人还未归”…文君突然觉得自己很有见识!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晋代元好问直接把爱出墙的杏花和《西江月》中宋玉风流一生的邻家少女相提并论:

“相思夜于进堂,春山枕两点。刘阳宜春别院,杏花与宋玉为邻墙。”

元代白朴在杂剧《马上就是墙》中放了一个大招,里面填了“和一颗杏仁暧昧”的难以形容的意思…

/“在墙上”/

众所周知,“马上墙”这个词来源于白居易《井底银瓶》中的句子:

“我得青梅短壁,你骑白马傍垂柳。壁宿立即远眺,一见先生,心痛不已。”

这首叙事长诗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东奔西跑的故事。白朴版的“马上上墙”也是一样的配方,味道一样!

/《墙马上》剧照/

而且,他在讲述裴和李前进不顾礼教私奔的故事时,还特意涉及了“一个杏子出墙”的形象:“你把童年扭一扭,就能看见,像骑着杏子出墙。”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明朝吴承恩唐僧被困木仙庵时,想引诱唐僧共度春宵的不是别人,正是兴贤!

/西游记剧照/

而且杏仙还唱了一首很污的《雨红,娇嫩》,让圣僧脸红心跳。

清代艳情小说家李渔,用杏黑的时候也是矢志不渝,一本正经地编造了杏的黑料:

“种假杏子的,用童男童女常系的裙子绑在树上,结出无数果实。余楚不信,果然试了试。没有比杏树更好的了,它被称为浪漫之树。”

/清代艳情小说家李渔,著有《肉蒲团》/

把女人的衣服绑在杏树上,没结果的杏树马上就结果了?这种谬论,连贾思勰都想打击人。但这句话给李玉的同行带来了不少启发。

清代艳情小说《杏花天》中,风流公子月升和十二宫女那群不守妇道的不可名状的地方被称为“杏花洞”,被视为不道德的暗示。

/杏花田/

到了清朝末年,这个习语的意义几乎和现在一样了。例如,《芬利府的旅行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朱朱宝”:

“(萧肃)楚隽有目的,态度安详,长期负面的名声。他最近被一个战士用1200金币买走了…十二金钗已经排在所有爱情的第六位了,我怕会有外遇。”

“与杏偷情”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令人愉悦的春光,而是充满了寓意,意味着已婚女人出轨,所以成为男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画面之一。

/《水浒传》潘金莲剧照/

面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兴华只想问一句:爱我,你怕吗?

赞(0)
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黄页信息 » 杏花天小说 杏花天书籍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