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二类精神药品 二类精神药品包括哪些

调查动机

前不久有一个关于“外校男生往女生杯子里扔异物”的热议。后来警方通报,男生尹某某承认在女生咖啡杯里放了半片牛磺酸泡腾片,是网购的。

根据相关公司的年报,牛磺酸主要用于饮料和保健食品。有媒体曝出,在电商平台上以牛磺酸泡腾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大量“壮阳”、“女性专用,无色无味”、“保密送”等广告。第一,网上购买摇头丸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可以在网上买到春药等所谓的迷药吗?买卖迷奸药是否构成犯罪?针对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展开了调查。

“真的有用吗?对方喝了酒真的能听话吗?”

“一定有用!信就买。”

“这里面有什么成分?”

“我不知道。保证无色无味,没有副作用。”

……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用“成人香水”、“成人保健品”等关键词搜索了几个电商平台,找到一些相关产品后,与商家的对话。在这些商品的展示图片中,有“让对方乖乖听话,为所欲为”、“吸引异性,三秒入怀”等标语。也有商家暗中“提醒”,“请不要用于非法用途”。

网上卖各种摇头丸

声称安全无毒。

相比电商平台上的网店,聊天软件中的一些商家更“直接”。

6月25日,在某境外聊天软件的聊天群里,记者问“有没有迷奸药?”随即,6个“群友”发来私信——“我这里有”“保证有效”…接着,记者被其中一个“群友”拉进了一个4万多人的聊天群,“群主”声称他们是“摇头丸最大的销售基地”。

记者浏览这个群的置顶新闻看到,这个群主要销售三唑仑、七氟烷、丽水注射液三种摇头丸,其中三唑仑分为国内和国外进口。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店主告诉记者,国产三唑仑是仿制品,不溶于水,效果一般,有副作用。建议研磨后添加到各种饮品中;国外的三唑仑可以溶于水,醒后没有记忆和副作用。七氟醚和利水是吸入和注射麻醉剂,也是快速镇静剂。如果你想要最好的效果,你应该三套一套地购买它们。向记者展示的各种实体产品图片上密密麻麻印着英、德、日等多种外文。

“今天客户下单了辉瑞三唑仑,顺便给你一个高清实拍展示。”群里有人发消息说,他们随后发来了客户购买药丸的视频和当天的一个快递单号,标题为“真现货,真发货,请+V: ×××”。

除此之外,还有群里摇头丸的“实战效果展示”——几个昏迷不醒的女人,加上服药的文字叙述。

还有一个卖家提供给记者的国内社交账号。加为“好友”后,对方发给记者一个小程序代码。扫码后可以进入商城,查看商品分类。商场里的迷药多达三四十种,“蝇蛆粉”、“迷幻信息素香水”、“疯狂之夜”……各种产品包装和介绍让人眼花缭乱。

客服告诉记者,这些迷药没有价签,“违反规定会摘掉价签”。扫码进入小程序,可以看中哪个可以直接优惠。“你也可以拍别的货,我们会把你要的货发给你”。

客服向记者保证,这些迷药会安全到达卖家手中——要么包裹在其他物品中寄出,要么有专门合作的快递站点。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客服给记者发来了几张截图,显示他们在同一个投递点寄出了110多份迷奸药,目前为止平安无事。

毒瘾还是毒瘾

肯定有副作用。

这些真的是春药和迷药吗?有商家宣传的那么“有效”吗?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麻醉科医生李告诉记者,目前的药物中还没有对人类有效的催情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买到的所谓春药大多含有影响新陈代谢的牛磺酸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咖啡因,使人产生兴奋感,对性唤起没有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镇静催眠药和致幻剂是真实存在的,会使人失去正常能力。但是,能让人眩晕几秒钟或瞬间的喷烟药不太可能存在。”李对说道。

据了解,网上销售的摇头丸多为GHB(γ-羟丁酸)类毒品。这些药物成分复杂,品种繁多,如三唑仑、氯硝西泮、氟硝西泮等。其中三唑仑是一类精神药物,属于刑法规定的毒品范畴。硝西泮和氟硝西泮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属于严格控制的处方药。

一般被麻醉的人,刚开始会有头晕、四肢无力,然后逐渐失去知觉。醒来后会有恶心、头晕、口干等症状。或者身体处于休眠状态,意识是清醒的,即使想停止某些行为,也没有力气反抗。

那么,所谓的“无副作用”是真的吗?

“治疗剂量的镇静剂和镇痛剂能促进睡眠,容易醒来;大剂量使用时人很难从深度睡眠中醒来,但吸入麻醉剂需要特殊的挥发罐,过量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李悦溪,学名咪达唑仑,三唑仑是镇静剂,大剂量会导致深度睡眠。”李说,市场上出售的迷药与医用麻醉剂有很大不同,它们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记者发现,涉及“牛磺酸”、宣传性暗示的产品已在电商平台下架。然而,北京何英律师事务所律师严超认为,这种商业推广行为涉嫌违法。“至少违反了《广告法》中‘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规定,也可能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或者《药品管理法》。情节较重的,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生产、销售、提供假药。”

涉毒案件频发。

涉嫌多项犯罪

现实生活中,毒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6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情况,发布指导性案例。有这样一个案例:5年来,郭某某在女友不知情的情况下,多次将购买的迷药三唑仑片和含有γ-羟丁酸的药水放入女友的饮料中,导致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最终,法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郭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2021年9月,江苏扬州的李先生因怀疑室友在食物中偷偷放了可疑药丸,报警。警方查证可疑药丸为三唑仑,发现一个集走私贩毒于一体的犯罪网络。

颜超说,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三唑仑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如果销售者销售目录内的药品,涉嫌贩卖毒品,购买者可能涉嫌非法持有毒品。”

除了涉嫌毒品犯罪外,投放毒品的行为应该如何界定?

颜超说,需要考虑其交付的具体物质属性、主观动机、目的和所追求的结果。如果行为人想通过投掷物体伤害或杀死对方,则涉嫌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如果要实施强奸或猥亵,则涉嫌强奸或强制猥亵。但是,如果行为人的送货并不具有商家所宣称的壮阳、迷幻功能,而是行为人信以为真,进而实施送货行为,也构成强奸罪未遂或强制猥亵罪;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犯罪的故意,只是出于好奇而实施了放生行为,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要看是否有损害后果。

在某数字化法律服务系统中,记者以“摇头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自2012年以来,有617项判决,其中94项被判犯有强奸罪。从使用的药品来看,大部分是网上能买到的一类、二类精神药品。从判决内容来看,迷奸药除了用于性犯罪,还用于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且副作用严重。

据公开报道,2021年1月,广东男子牟鹏在观看色情视频后,在网上购买了多种安眠药和麻醉药品,并在熬夜喝酒后邀请同事小美到酒店住宿。其间,彭趁小美熟睡之机,将七氟醚倒在纸巾上,置于小美鼻下吸入。次日凌晨5时许,彭发现小美不省人事,民警谎称小美喝醉了。医护人员赶到后,确认小美已经死亡。法医鉴定显示,被害人小梅系七氟烷中毒致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死亡。

切断非法交易

提高预防意识

在发布相关指导性案例时,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一级高级检察官黄卫平表示,其中一部分人被下药实施强奸、猥亵、抢劫等犯罪行为,而另一些人则被下药寻求刺激,没有特定的犯罪目的。在过去的一些案件中,存在定性不准确和打击不力的问题。今后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严格区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除医疗、教学、科研等合法用途外,原则上都应视为非法使用。准确认定犯罪性质,严惩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案件;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以发生性关系为目的,服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符合强奸罪等严重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强奸罪和其他罪追诉。”黄卫平说。

为了从源头上切断这类毒品的非法交易,政法机关一直在加大对使用摇头丸犯罪的打击力度。

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捣毁一个特大制售摇头丸团伙及产业链,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8名。据统计,该团伙的客户群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日订单达数百单。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提醒函,建议网信、市场监管、药监等部门从药品经营、商品检验检疫、产品质量抽查等方面进行全链条监管。,并实施更严格的注册和管理制度,确保GHB类药物和制药原料的流通可以全程监控。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型毒品、强奸、猥亵、抢劫等案件,颜超提醒:“青少年和女性同胞在陌生场所特别是娱乐场所要对陌生人保持警惕,不要吃对方的烟、酒、饮料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新型毒品的模糊性和严重危害性,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赞(0)
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黄页信息 » 二类精神药品 二类精神药品包括哪些
分享到: 更多 (0)